▲ 点击蓝字“中国电科”,关注CETC品牌微刊
5月14日,中国电科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布会,正式成立中国电科人工智能工作指导委员会,重磅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计划、大学习中心、无人机争锋挑战赛+无人集群成果,发出“中国法研杯”人工智能挑战赛、第二届“中国电科杯”数据创新大赛邀请。发布会集中展示了中国电科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号召更多的企业、院校、个人,参与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中来,共同走出一条智能创新之路。
大咖云集,群贤毕至。
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军委科技委专职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吕跃广,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中央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网络信息统筹局、中央军委科技委创新局、外交部办公厅、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三司,以及来自陆军装备部、海军装备部、空军装备部、火箭军装备部的领导与专家;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领导与专家;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保利集团、华为、腾讯、三星、泰雷兹、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新型智慧城市企业联盟、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合作伙伴企业代表;集团公司总部各部门、各成员单位领导与专家等,近300人莅临现场。
会上,中国电科董事长、党组书记熊群力就有关人工智能的相关思考发表讲话,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烈宏发布中国电科人工智能工作指导委员会并主持发布会,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发布中国电科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计划。
最强智囊,人工智能工作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近年来,中国电科率先实践了“行业+AI”的转型升级新模式与新方法,人工智能已逐渐成为了中国电科的新基因、新引擎。实践中,中国电科发现,只有快速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具体的现实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人工智能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释放,进而促使传统企业的产品、产业和商业模式发生全面、深度的变革。为此,中国电科于2017年12月启动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计划的论证工作,力求快速将新一代人工智能与自身业务体系进行全面、深度的融合。
为更好完成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计划的发展目标,中国电科特邀请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院士、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原院长陈纯院士、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主任高文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郑南宁院士、军委科技委专职委员吕跃广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院士、中国科学院谭铁牛院士、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中国电科副总经理吴曼青院士、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怀民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吴枫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王刚院长等,众多国内智能领域有影响力的领域专家,成立中国电科人工智能工作指导委员会,由潘云鹤院士担任委员会主任,对集团公司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技术路线、阶段实施计划等提出咨询建议。
在致辞中,潘云鹤表示,值此新时期、面对新机遇,作为我国信息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性企业,中国电科做出了开放拥抱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决定,将利用这一新的引擎,带动原有的产业转型升级,跨入新一代。后续,期望中国电科汇聚央企的优质资源,在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向全社会开放数据和算力,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在这一平台上开发新的算法和应用,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型生态环境的发展和构建做出更大贡献!
无限可能,“X+AI”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计划重磅发布
发布会上,中国电科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计划初揭面纱。
据悉,中国电科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项行动以“三三三”为发展思路,即工程应用“领跑”、技术创新“并跑”到“领跑”、基础研究“跟跑”到“并跑”三大策略;数据智能、机器智能、群体智能三大方向,大学习中心、视觉大数据开放平台和群体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三大平台。
现场,中国电科介绍了自身在行业+AI、产品+AI上取得的初步成果。
行业+AI,百花齐放。面向新型智慧城市、安防、法院、平安城市、空管、大型公共场所、医疗等行业,中国电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布局推出城市中枢系统、AI Cloud智能安防、类案智能推送、平安城市智脑、广域流量智能调控决策系统、室内智能定位与导航系统、智能远程医疗救治平台,描绘着智慧社会的美好明天。
产品+AI,持续突破。面向智能制造、核“芯”需求,中国电科不断创新、持续突破,研制了多型装配机器视觉智能装备,结合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具备感知和自主判断能力的工业机器人,并布局开发支持深度学习算法,具备异构计算、神经网络的高性能、低功耗、易编程计算机视觉通用智能芯片。
后续,“X+AI”将催生更多灵感、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思想洞察,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产业和智能生态
“本次发布会,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国务院部署安排、彰显央企责任担当的重要举措,也是一家电子信息领域大型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熊群力表示,中国电科将在人工智能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求真务实地工作,广泛真诚地合作,刻苦努力地奋斗,共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产业和智能生态,构筑中国先发优势,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熊群力认为,数据作为新生产力要素将发挥基础性作用,没有数据作为基础,大部分的智能算法与理论都宛如空中楼阁,未来人工智能催生的基于知识的智能服务将成为智能时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的,也是必然的能力,数据也将成为智能经济的基础资源;深度融合是关键,当前人工智能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极有可能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积蓄的巨大能量,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智能化新需求,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模式。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上需要与各种学科交叉融合,以求创新突破;应用上需要在发展的市场中寻找重大需求,并以此为牵引,确定人工智能技术的正确方向,吸引包括资金、人才、政策等社会资源投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系列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政策,均强调要在加强网络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向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演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既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技术需求,同时,其应用方向本身也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突破和产品产生的领域;要始终专注开放共享这一时代主题,一直以来,中国电科就把开放共享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希望通过发布的系列挑战赛,将中国电科与各合作伙伴紧密地凝结在一起,将中国电科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创新者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共同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产业和智能生态,共同在人工智能这一波科技浪潮中发挥作用。
拥抱智能,创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