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二院706所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机遇、聚焦主责主业、快速提升批生产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零缺陷”完成年度科研生产任务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热切关注的问题。
新形势下,706所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全面分析所面临的批生产及工艺工作形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统筹资源,谋篇布局,部署智能测试线一期建设任务,着力打造通用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智能测试线,以“零缺陷”理念,提升产品质量。
通用化 以使用灵活促进“零缺陷”
“我们通过对批产任务的测试指标、测试流程、测试方法进行分析与整合,定义测试流程模板和数据采集模板,进而完成测试系统的配置,将测试系统的配置与测试过程独立开来。”智能测试线负责人介绍道,“测试系统可以根据配置文件实现不同的试验构型,测试人员无需再关注系统的配置,从而达到真正的测试通用化。”
随着智能测试线的上线可以使测试效率提高2倍以上,并且增强了设备的可替换性,提高了测试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实现了测试设备的统一化管理,依靠高度的通用化、通过对海量的测试数据自动分析,发现每一个可能有问题的数据,以通用化、大数据实现产品测试零缺陷。
自动化 以无人测试驱动“零缺陷”
利用串口通信机制实现多种设备测试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是智能测试线的又一大特色。标定流程控制、数据记录、标定结果计算、精度验证数据处理这些复杂的过程通过高度自动化的测试程序,能够极大解放人工操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效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最终在实现大批量生产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无人化、自动化测试带动产品零缺陷。
“以前,我们测试产线上的每台设备都必须安排专人进行操作,随着此次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应用和推广,仅需2人就能完成曾经8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人员利用率提高了4倍,单次测试能力提升了100%,并且,无人化测试将不存在因操作不当而出现的低级错误,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质量。”负责人介绍说。
智能测试线自动化率从60%提升到了90%,高度自动化大大缩短了产品出厂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劳动条件,确保了生产均衡性,有效提升了706所的经济效益。
数字化 以可靠数据保障“零缺陷”
为解决测试数据存储分散和数据利用率低的问题,在建设智能测试线中,引入TDM系统。“TDM系统作为目前国内安全性高、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解决测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数据问题。”该负责人介绍道。
通过引入TDM系统,能够实现数据采集、存储的规范化,消除信息孤岛,填补了设备测试过程、测试环节数据管理的空白,保证了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可追溯性,并且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准确发现异常测试点,确保产品测试数据“零缺陷”。
“采用TDM系统,为设备性能分析提供了高可靠的数据支撑,实现‘增效益、增产能’和‘降成本、降能耗’的目标。”设计师小刘自豪地说。
信息化 以管理精细实现“零缺陷”
智能测试线通过配备MES、TDM系统以及集中监控平台,实现了测试流程的有序管理和操作现场可视化管理,同时实现了测试现场与操作现场的分离,实现数字化管理。
“精细化的管理是提升产品质量的保证。”测试线负责人说,“现场集中监控能够准确、及时解决现场突发事件,提高对生产现场的管控能力和安全性,从而优化生产过程。”事实也确实如此,通过对惯导标定间进行可视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测试线信息化水平,推动了生产协调,降低了执行出错率,最终从整体上提升了协作效率与产品质量。
目前,706所正朝着“零缺陷”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踏步前进,智能测试线一期的建成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信心与决心,二期建设也已完成论证进入实施阶段,待二期工程实施完成后,年产能将达到当前产能的500%。未来,706所将持续推动设备生产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进新模式、新业态的形成,树立行业标杆,“零缺陷”引领‘智造时代’。